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汽车市场压力陡增。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下降均为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
不过,从积极方面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已陆续发出了“救市”措施。近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大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并明确“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在此之前,广州、湖南等多地也已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
车市开启“速冻”模式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正处于下行期的汽车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多方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市场二月份销量呈现“断崖式”下跌。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前两周,汽车市场零售同比下滑达92%,创历史最高跌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根据经销商对2020年的销量预测,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市场降幅为16.5%。
从车企2月的销售数据来看,销量较为惨淡。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部分销量排名曾经靠前的车企,于今年2月的销量跌幅都超过70%。如上汽通用、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今年2月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了83.5%、76.4%、78.2%、89.9%。
“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很大”,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受大部分企业延迟复工,加上零部件短缺供应、经销商线下销售受限等因素影响,市场形势依然严峻。虽然部分车企尝试新零售的方式营销,不过想要实现曾经的高销量还是有很大困难。因此,出台相关汽车救市措施刻不容缓。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经销商对记者表示,“相对来说,疫情对于经销商的冲击会更大,流通端的抗打击能力要弱得多”。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目前,汽车销售网点开门营业和消费者购买行为恢复较为迟缓,短期内汽车销售还将受到一定影响。但我国汽车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汽车消费需求依然旺盛。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后期汽车的补偿性消费需求将显著增加。
政策及时且必要
面对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的压力,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开始密集出台和落地。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在“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一项中,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3月3日,广州发布了《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提出针对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置换国六新车等给予最高1万元综合性补贴;3月4日,湖南省鼓励各地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2月初,广东省佛山市发布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购买国六排放标准车型的消费者可获得补贴2000元-5000元不等。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为鼓励汽车消费,自去年以来,相关部门已多次在政策中涉及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去年年初,由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中提出,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措施等内容以促进汽车消费。
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中提出,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且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等等。
在多项政策的刺激下,2019年汽车市场相较于2018年降幅有所收窄,但依然没有恢复正增长。
此次疫情的影响则成为加大政策力度的催化剂。据了解,2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工信部在2月24日印发的《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商务部也于日前表示,将会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
市场空间仍待拓展
尽管疫情期间汽车销量降幅明显,但业内普遍认为,疫情结束后会出现集中购车,带动部分月份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23家汽车集团(年销量占比超过96%)复工复产情况显示,截至3月11日,企业复工率为90.1%,整体复产率超过40%,员工返岗率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