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6月金融数据,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含非银贷款)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社融余额同比增长12.8%,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1.1%,环比持平。
6月居民信贷增量高于企业,表内票据规模同比多降,6月信贷新增1.81万亿元(包括非银贷款),基本符合市场此前的预期,同比多增1474亿元。从趋势上来看,3月以来,新增信贷同比多增规模逐月下行。从信贷结构上来看,6月居民信贷继续修复,增量为9815亿元,超过企业信贷9278亿元的增量,比2019年同期多2198亿元。从企业信贷来看,6月新增规模(9278亿元)基本与2019年同期持平,其中,企业中长期信贷延续积极投放态势,新增7348亿元,同比多增3595亿元;企业短贷新增4051亿元,反映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以及经济复苏过程中企业资金需求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6月票据融资规模下降2104亿元,同比多降3065亿元,中银证券认为,这与监管打击企业“票据贴现-购买结构性存款”套利行为的影响有关。展望7月,考虑到货币政策边际收敛,预计新增信贷规模约1.1万亿-1.3万亿元,高于2019年7月的1.06万亿元的规模。
社融延续强劲增长,国债拉动政府债融资高增。6月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社融余额同比增速比5月提升0.3个百分点至12.8%。除了信贷,政府债和企业债券是主要社融增量。
6月政府债新增7400亿元,同比多增533亿元,在地方政府债发行放缓的情况下,国债(包括抗疫国债)为主要增量。6月新增企业债3311亿元,同比多增1872亿元。从表外融资来看,未贴现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三者合计新增853亿元,同比多增2976亿元,主要由表外票据拉动,新增2189亿元,同比多增3500亿元,反映出实体融资需求的改善。6月股票融资新增537亿元,同比多增384亿元。
与此同时,居民存款也实现高增,M2增速与5月持平。6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9万亿元,同比多增6300亿元,同比多增部分主要源自居民存款。6月居民存款新增2.18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这体现了居民收入情况的改善,以及居民消费意愿不及投资和储蓄。6月企业存款新增1.44万亿元,同比少增1183亿元;非银和财政存款分别减少5568亿元、6102亿元,同比多降745亿元、1082亿元。6月M2同比增张11.1%,与5月持平;M1同比增长6.5%,比5月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2019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反映了目前实体流动性较好。
由此可见,6月信贷延续改善趋势,企业与零售信贷均比2019年同期多增,与债券融资共同带动社融增速的进一步提升。随着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预期的提升,市场情绪有所缓和,近期银行板块估值有所修复,但仍处于低位,对应2020年PB仅为0.76倍。
信贷是社融的主力
总体来看,6月票据融资拖累信贷规模,但信贷融资趋势向好,导致社融增速再上台阶,且在政策的推动下仍会维持向好趋势。
具体来看,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增6300亿元,M2增速为11.1%,环比持平上月,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M1增速为6.5%,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6月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6月末余额增速为12.8%,同比、环比分别提高1.6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据此计算可知,上半年合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合计新增社融20.83万亿元,同比多增6.22万亿元。
6月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了延续性,居民消费、按揭贷款需求持续回升、企业流动性边际改善。整体看上半年,在政策密集刺激的背景下,信贷和社融放量,信贷投放的节奏和结构上也均体现了逆周期调节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延续修复节奏,企业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未来,货币政策在保持总量下将更注重提升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的能力。
6月信贷投放保持延续性,二季度居民消费回升、票融下降。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剔除年中季节性因素同比多增1500亿元,规模多增的趋势延续。从结构上看,6月居民部门信贷新增9815亿元,已超过对公贷款规模,同比多增2198亿元,其中,在短期贷款需求持续修复的同时,中长期贷款单月增量6349亿元,在疫情之后按揭贷款延续回升的基础上,6月又有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企业贷款新增9278亿元,基本持平2019年同期,短期贷款同比小幅负增长,但环比看逐月改善,反映疫情后企业流动性的恢复;中长期贷款新增7348亿元,同比多增3595亿元,在企业新增贷款中占比持续回升至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