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燕园商学院官网 今天是2024年 03月 12日 星期二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财经资讯 >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时间:2019-12-23 编辑:李丽 信息来源: 点击: 【字体:

  记者:武魏楠 徐沛宇

  T.O.D.A.Y

  「油气改革」

  酝酿数年的油气体制改革方案,迎来了等待其公布的巨大呼声。然而这场“事先张扬”的改革博弈背后,依然迷雾重重。

  “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已经获通过,将在两会后发布。”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两会期间的一句表态,让业界对这场持续数年的改革落下确定重锤,一时之间信心满满。

  回顾以往高调发布的政策,仍然历历在目。2014年6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要求,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2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再次提出加快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在2015年“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全产业链各环节放宽准入”。

  也许是好事多磨,也许的确是困难重重。到了2016年,油气体制改革的消息却突然戛然而止。直至2017年两会,来自努尔·白克力的消息才让大家再度振奋起来。

  但截止本文发表时为止,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却迟迟未见发布。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尽管诸多曾参与或者看到过油气体制改革方案起草过程的业内人士对该方案的改革力度并不乐观,但毋庸置疑的是,油气体制改革必将迎来突破口。

  《能源》杂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则认为,油气行业的一些改革政策已经先行发布了,一些领域的改革已经有了比较大的突破。比如,对民企开放进口原油使用权、开放LNG接收站的建设,以及天然气管输价格的改革等等。而三大石油央企在内部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样一份事先张扬的改革方案,缘何最后变得“羞羞答答”?在油气产业的上中下游,改革阻力重重的根本原因又在哪里?众所周知的是,在能源产业的各项改革中,油气体制改革应该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从其发布过程的坎坷即可窥见一斑。一拖再拖的油气体改革方案到底动了谁的奶酪?改革背后的推手,真的能够让改革一往无前吗?

  “暧昧”的改革

  “两会之后,2017年3月底、4月初,确实有一份油气体制改革方案从国务院下发。但是下发当天就被立即收回,并宣布对外保密。”一位接近国务院某部委的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这大概是油气体制改革方案最接近公众的一次。

  实际上,油气体制改革的提出,早于2014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2013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就开始酝酿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并组织起草《油气体制改革方案》。

  但如今,改革方案一再拖延下发,让人对改革方案的力度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能源》杂志记者从多位曾接触过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几易其稿,尽管最终版本仍未发布,但改革涉及的一些政策措施已提前逐步释放,而此次即将发布的方案则或将降低改革的力度。

“油气体制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巨大,阻力自然也是巨大的,其所花费的时间必然漫长。”这是许多业内人士对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普遍看法,“其实,一个概括性的总体方案何时出台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配套政策的落实。”

  “油气体制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巨大,阻力自然也是巨大的,其所花费的时间必然漫长。”这是许多业内人士对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普遍看法,“其实,一个概括性的总体方案何时出台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配套政策的落实。”

  油气体制改革涉及到油气行业的方方面面,从上游勘探一直到最末端的消费。尽管在引入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天然气价格、甚至是区块流转方面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尝试,但是任何一个环节的改革,最终都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上下游配套的改革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单个环节的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这正是整个行业都对于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翘首以盼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目前的油气产业生态中,上游勘探开发和中游长输管道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这几个少数市场主体的参与。炼化、零售、天然气终端消费等领域开放较早,企业众多。

  “下游企业对于改革的期盼更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能源》杂志记者说,“下游企业希望价格和市场回归市场本身,这就势必要求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打破产业内横向和纵向的垄断,势在必行。”

发布于:2019-12-23

上一篇:广生堂再推新产品:乙肝适应症国产替诺福韦上

下一篇:房价疯涨50多万 卖房者反悔铁锤砸门赶走购房者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