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讲述她的创业故事
徐爱华的奋斗比经济学“反贫困发现”更有价值
老照片记录下徐爱华(右一)的奋斗历程。(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朋友圈看到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笔下的绍兴女企业家徐爱华,一个从无到有,没有启动资本致富的企业家。”
徐爱华没有在第一时间读懂魏长军的微信。
魏长军是一名长年在埃塞俄比亚经商的浙江商人。他和徐爱华在一场活动上互加微信,平时联系不多。
对方同时发来几张照片,是一本英文书的封面和其中几页内容。不太懂英语的徐爱华仍然一头雾水。
直到下午,在咨询自己的高级经济顾问后,徐爱华才大致弄清事情原委。
此前,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三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其中,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迪弗洛两位学者,在其最重要的著作《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收录了徐爱华如何白手起家的案例。
浙江华联集团董事长徐爱华,身兼绍兴市工商联主席、绍兴市总商会会长、绍兴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曾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称得上今天绍兴商界领袖。
随着手机里的祝贺和点赞纷至沓来,这名女企业家的思绪被带回到曾一无所有的奋斗岁月。
梦想成为“领工资”的人
同鲁冠球、徐文荣等浙商前辈一样,徐爱华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
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绍兴稽东下甘岭村只种玉米和番薯。山腰上的十几户人家想吃大米,必须去山下的粮管所换。即使父亲是村里的生产队长,除了逢年过节,徐爱华和6个兄弟姊妹也只能靠玉米糊糊果腹。
“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生活。”徐爱华说。
什么是“好生活”?同样是农民出身的温州企业家南存辉,曾向往将来有一天能进国营企业当一名工人。
徐爱华比南存辉小2岁,志向也差不多。学生时期的她很羡慕“父母领工资”的同学,她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领工资的干部”。
但是,人生的道路总充满意外。1982年,徐爱华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这一年,第二次参加高考的她,定向考取了浙江农业大学;同时,她还通过考试拿到一个去上海进修服装设计的名额。
受改革开放春风鼓舞,20世纪80年代初期,绍兴县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为主体的乡镇轻纺工业。为提高技术水平,当地政府从上海请来师傅对工人进行培训。培训后考得第一名的工人将会去上海进修一年。
徐爱华利用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在乡镇企业打工的机会,参加了培训。半个月后,她从工人中脱颖而出。
“你哥当兵回来在镇上工作。你读了大学,出路也差不多,不如学门技术。”一辈子种地的父亲,用中国人最传统的智慧,为女儿做了选择——去上海学服装设计。
然而,等徐爱华一年后从上海学成归来,她却失业了。如果一名老练的工人赢得服装设计培训机会,可能很快被提拔为技术厂长,但当时徐爱华才18岁,整整3个月,没有一家乡镇企业接收她。
1983年,曾梦想“领工资”的人,决定走上创业之路,成为发工资的人。
改革开放后,千千万万洗脚上岸的农民企业家中,多了徐爱华一个。
没有资本的企业家
在班纳吉和迪弗洛的著作里,记录徐爱华创业故事的那一部分,标题是“没有资本的企业家”。
在作者笔下,徐爱华“并不是一个典型例子”。两位经济学家主要想表达的是:穷人因资金较少,几乎无法获取正式保险、银行服务及其他廉价金融渠道,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本,成为一名企业家。
但徐爱华是个例外。
“浙江‘借鸡生蛋’‘借梯上楼’的民营企业比较多,很多是从当年的乡镇企业改制过来。”绍兴文理学院教授李生校曾调研超过500家绍兴企业,得出了这个结论。
可徐爱华的企业,从来没有戴过乡镇企业的“红帽子”。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和温州企业家南存辉创业时,都曾找家人凑启动资金。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早年开照相馆,买相机的120元也是家人资助的。
徐爱华没有找家人要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