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燕园商学院官网 今天是2024年 03月 12日 星期二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时政新闻 >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时间:2019-12-30 编辑:李建华 信息来源: 点击: 【字体: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10月1日,新中国的第70个国庆日。从清晨到夜晚,数十万人来到天安门广场,庆祝新中国70岁生日,以庄重的阅兵、欢乐的游行、热烈的联欢,分享祖国的荣光,也开启新的征途。《时政新闻眼》亲历全程,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一次次敬礼。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阅兵:震撼背后,还有这些不一样的视角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祝活动主要集中在9月29日到10月1日这三天。为了给网友留下最美的“70记忆”,《时政新闻眼》70小时“追盛典”。

  1日凌晨1点30分,《时政新闻眼》抵达天安门广场,而直播团队的同事进场更早。先带您看看凌晨2点、3点、4点、5点、6点的天安门广场。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凌晨,观礼席正虚位以待。(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工作人员在调试摇臂。分列式方阵的镜头就靠它了。(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行进路线上戴着防风罩的话筒,让您全方位享受立体的阅兵式。(央视记者李炜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人民庆典,日出东方。(央视记者王威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受阅官兵在东长安街集结。(央视记者崔艺拍摄)

  当天上午,共有20余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这次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

  △这是阅兵正式开始前,移动轨道车拍摄正在稍作休整的徒步方队。(央视记者杨波、刘卫民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女兵方队身穿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的五种军服,首次以挂枪形式亮相阅兵场。(央视记者张淳拍摄)

  15个徒步方队有许多创新设计,不少方队还是首次亮相国庆阅兵。而这次受阅的装备不仅全部为中国制造,40%更是首次亮相。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领队机梯队拉出7道彩烟,开启了空中梯队的帷幕。(央视记者李峻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在城楼上观看阅兵式。(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刘云圻院士第一次现场观看阅兵式。他说东风导弹在现场看更加壮观。(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阅兵场上,最嘹亮的声音是敬礼,最庄重的举动是敬礼。当天,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在受阅部队最前方迎风招展,习近平驱车行进至党旗、国旗、军旗前,向旗帜行注目礼。领袖的这个动作,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军队的崇高礼赞。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仪仗方队首次同时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当天,习近平签署通令,嘉奖参加此次阅兵的全体人员。他称赞受阅部队奉献了一场富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特色、展示强军风采的阅兵盛典。

  群众游行:不一样的设计 不一般的感动

  阅兵式之后紧接着举行了群众游行。这次群众游行以“自由、生动、欢愉、活泼”为基调,尽量减少表演痕迹,回归群众游行的本质,创造最真实、最自然的“为祖国庆生”氛围。《时政新闻眼》在现场也感受到了这一变化。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游行共有三个篇章,每个篇章的结尾都设计了一个情境式行进。其中第一篇章“建国创业”在情境式行进“青春万岁”中结束,少男少女骑着自行车穿梭而过,汇成一道年代风景。(央视记者张淳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第二篇章“改革开放”第3个方阵“春潮滚滚”,男女青年手持花束走过天安门广场。(央视记者李峻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这一天,天安门前的敬礼打动人心

  △第三篇章“伟大复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

发布于:2019-12-30

上一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政新闻中心成立

下一篇:国内外时政新闻(8月21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