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燕园商学院官网 今天是2024年 03月 12日 星期二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时政新闻 >

四中全会刚刚落幕,习近平赴沪“点穴”调研|时政新闻眼

时间:2020-01-15 编辑:崔晓鑫 信息来源: 点击: 【字体:

  十九届四中全会刚开完,习近平总书记就到了上海考察调研。

  △视频: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探滨江,百年工业遗存“蝶变”世界级滨水区

  习近平首先来到黄浦江边的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100年前,这里开启中国近现代工业,三百多家企业机器轰鸣。100年后,这里还江于民,跻身世界级滨水区。

  △《相遇滨江》讲述上海最耀眼“工业锈带”的前世今生

  2016年8月,上海启动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第二年年底,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两岸,共45公里公共空间岸线贯通开放。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总长5.5公里。(央视记者魏建拍摄)

  11月2日当天,习近平考察的是杨树浦水厂滨江段。杨树浦水厂始建于1881年,当时是远东最大的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148万立方米。

  

  △杨树浦水厂(央视记者周力、郭恩友拍摄)

  为了还江于民,建筑设计师们在杨树浦水厂外的防撞桩上架起了全长535米的空中走廊。不仅贯通了整个公共空间,还为老水厂的文物建筑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点。

 

\

  △杨树浦水厂栈桥(央视记者周力、郭恩友拍摄)

  今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的石景山首钢园区,也是将百年工业遗存化身为时尚建筑群,这与杨浦滨江的建设理念异曲同工。

  △这里是杨浦滨江的一处雨水花园,也叫芦池杉径。利用海绵城市的原理,将雨水储存在地下储水罐里,在缺水季节用于灌溉绿化。(央视记者周力、郭恩友拍摄)

  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还有一个给市民歇脚的地方——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木结构搭成“人”字,取名“人人屋”,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

  △杨浦滨江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考察期间,习近平同当地居民亲切交谈。其中就包括一位叫黄宝妹的老人。

  △黄宝妹,89岁。先后7次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工业部和全国劳模。(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黄宝妹老人出生在浦东,十几岁进入日资裕丰纱厂(国棉十七厂的前身),在这里工作了四十多年。导演谢晋以她的事迹拍摄了电影《黄宝妹》,在影片中黄宝妹扮演她自己。

  

  △当天,黄宝妹和16岁的曾孙女黄梦菡在杨浦滨江。(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退休后的黄宝妹依然精力充沛,健步如飞,她的一大乐趣就是在社区给年轻人讲党课。

  △年轻人,听一听黄宝妹想对你说什么……(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访社区,“小小联合国”有一趟“立法直通车”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的第二站是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时政新闻眼》发现,这个社区市民中心“大有来头”。

 

  △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古北新区是全国最早一批涉外社区。荣华居委会成立于1996年,是全国首个涉外居委会。在2.0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居住着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居民,被称为“小小联合国”。

  

发布于:2020-01-15

上一篇:时政新闻眼丨盛典前夕这场座谈会,定了一个重

下一篇: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南亚之行:从“龙象共舞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