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好三大准备 助力时政新闻报道事半功倍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做好时政记者,既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采访前准备,也要做好知识储备方面的准备。
思想准备:认识上更高一筹
报纸消息在网上传播越来越快,各级读者对报纸报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报社办报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当今纸媒面临的常态。
南阳市委书记为水氢发动机下线点赞,该报道引发社会热议,又一次警醒我们,时政报道无小事。时政报道的一句话表述不当,就可能成为低级红、高级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以光速无限扩散、无法挽回。高质量做好时政报道是新时代下对媒体工作者的新要求。昨天的旧船票,登不了今天的新客船。做时政报道,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常态,调整好心态,干出好状态。
时政报道要求高,报道时政的记者都是经过报社精挑细选的,大多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但是,当下的传播生态、报道语境,让时政记者既倍感光荣,也倍感压力。也正因如此,不少年轻记者对时政记者岗位畏难,甚至恐惧、拒绝。
时政报道最能锻炼人、提升人,时间一长,政治素质、沟通能力、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全面锤炼,素质能力能全方位提升。媒体融合发展,要求记者向全媒体转型,会拍会写可直播,要求更高。如果只会写消息,不会写综述、评论;只能写社会新闻,不会写时政报道,在业务方面就是严重跛腿,就会被全媒体发展潮流抛弃。因此,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对时政报道要思想上重视,克服畏难情绪、畏惧心理,认识到时政报道是宝贵的成长机遇,不是工作上的负担;是新闻理想实现的平台,不是前行的深坑。
采访准备:行动上抢先一步
每一篇漂亮的报道背后,都有无数的不为人知的案头准备,搞时政报道更是如此。
1980年,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在人民大会堂采访邓小平。见面寒暄第一句话是:“明天是您的生日,我要祝您生日快乐!”正式采访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还会挂多久?试想,一个外国人,如果提前没有细致入微的案头功夫,怎么可能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之后的报道也就不会那么出彩、那么有世界影响。
时政报道,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优秀的报道都是做足了准备而推出的。笔者建议时政报道记者做好以下采访前准备。
做先飞的笨鸟。尽可能提前拿到采访任务,对报道的主题内容多做点方向性了解。是党建还是城建,是金融还是三农,等等,想一想中央、省委的宏观政策,搜一搜总书记的指示、总理的部署,看一看省委书记、省长有什么新要求,尤其是自己不太熟悉、比较专业的领域,更要提前备课,做好功课,做到心里有准星、心中有杆秤。
不做闷葫芦。有些记者,到了现场不闻不问,结果提笔写稿就慌了神,这是因为现场采访准备没到家。记者是社会活动家,到了现场就要多沟通、多对接、多询问。询问谁?负责活动具体安排的人,熟悉情况的人,甚至领导本人。问什么?问路线、行程安排等,做到心中有数。问主题、问背景,还要问有什么特别的报道要求,做到写作有底。
下点笨功夫。时政报道篇幅不一定要长,准确是第一位的,要尽量避免时间、地点、人名和职务等要素错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动手记,就是记者的笨功夫。笔者从事时政报道近20年,一直保持一个习惯:到了会场、活动现场就动手,拿出笔和纸,打开手机或电脑,老老实实把会议的标题抄下来、把领导的名字、职务一一写下来,然后仔细核对。会场摆放的姓名牌、主持人的主持词可以作参考,但是不能以此为准,因为现场可能有变化,应以会场实际情况为准。小心驶得万年船,只有踏实、细致,才能减少和避免差错。
知识准备:储备上更厚一层
借用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治天下提出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来说当下时政记者如何进行知识储备。相对而言,时政报道对记者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日常学习、广泛持续积累,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高筑墙”,就是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时政记者,就要关心关注时事、政治,这是看家本领、基本功。对中央的方针政策、省委省政府的精神要求、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多学习、多熟悉、多钻研,力争做到对上级的政策精神讲得出一二三,对市情能够说得八九不离十,不要模模糊糊、似是而非,更不要说外行话,说与上级精神要求相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