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7年全年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乘风破浪”指明了正确方向、奠定了政策基础。那么,财经新闻怎样才能在“互联网+”的新环境下,跟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高效、精准地为百姓提供经济信息呢?对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与几位财经新闻报道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以期从中找到答案。
秘笈之一:高
立足国策,客观权威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6.7%,全年GDP首次突破70万亿元,达74.4万亿元,6.7%的增速实现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6.5%—7%的增长目标,中国经济增速重回全球第一,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2%,居首位。“然而,当今国内财经新闻在人们的生活信息服务中,以及全球财经市场上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21世纪经济报道》要闻部总监谭翊飞向记者坦言,当下财经新闻报道所发挥的作用远远滞后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通过我们的眼,我们的笔,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感悟,让一个个真实的案例通过生动的、有趣的故事传递给人们,传导给未来。”北京创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创业天下》杂志名誉主编许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财经媒体要为中国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国际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为中国的经济报道提供了丰富的信源,同时为中国经济媒体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也注入了强大的自信基因。“事实上,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需要与之匹配且权威的经济资讯提供者和经济舆论引导者,因为这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决策、产业发展、公众消费和投资心理等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路透社、彭博社等无不如此,这些信息提供者和舆论引导者至今仍然是全球市场的风向标,甚至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指南。”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谭云明告诉记者,作为经济体量排名第二的中国,需要有与世界经济信息沟通的桥梁,从事经济报道的媒体无疑是最好的信息桥梁,而刊发在这个信息桥梁之上的真实、客观、权威的经济信息,将成为经济发展的良性推动力。
“报道企业经营管理无疑是财经新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企业经营与国际接轨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对之开展报道,一方面,要不断挖掘中国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体现中华文化价值的优秀精神内涵,要努力拓展报道的深度和高度;另一方面,报道的视野要开阔,要放眼全球,要努力拓展报道的宽度和广度。”谭云明说。
秘笈之二:明
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和其他新闻报道领域相比,财经新闻报道的专业性相对较强,若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背景,就会很难发现、捕捉和理解财经领域的最新变动和最重要的专业新闻,就很难做好经济报道和经济评论。
“坚持财经报道的专业性是财经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与其他媒体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所在、核心所在。”谭云明谈道,财经新闻的专业性和由此产生的权威性,是形成和打造财经媒体影响力与公信力至关重要的要素,也成为衡量财经媒体工作者和媒体产品水平高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然而,财经新闻在坚持专业性的前提下,不能不考虑其大众性的要求,即“去专业化”,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发布的《财经类报刊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读者阅读财经类报刊最希望获取的是实用信息,约占总数60%的股民将财经媒体作为获知股市信息的主要来源。
“财经新闻跟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很多财经新闻已经变成大众新闻了。”在谭翊飞看来,中国居民的财富拥有量在增加,同时,对财富的安全性要求越高,对风险的把控也越来越看重。因此,人们现在所关注的不仅是生活开支、物价水平,更多会关注股票的走势、房价的涨跌。“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财经知识,需要更多的财经信息来作出判断。”谭翊飞补充道。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也在他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中写道:“一篇优秀的财经报道,一定是善于找到经济事件与百姓生活联系的报道,它应该是权威专业的,同时也是深入浅出的。”
下一篇:新东方在线,活着就好?